移动社交平台Path的CEO戴维•莫林曾认为,确保被分享的私人信息质量的关键是限制用户实际能拥有的好友数量。据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顿巴尔研究,在给定的时间内人们最多能与大约150人维持稳定的社交关系,与现实生活一样,有些好友可能会被冷落,同时也会有新人进入你的社交圈。私密社交如QQ,其实就是个社交关系维护的工具。用户在上面添加删除好友,根据各种关系对好友分组,用户交流有时候只是为了打招呼,只是为了保持联系。在私密社交工具上是很难产生高质量内容的。
社交关系在我看来主要可以分成三种:私密社交、社区、社会。私密的是QQ和Path这样的东西,提供的主要功能是聊天或者说交流。社区的是人人和豆瓣这样的东西,提供的主要功能是兴趣分类。社会的就是微博,twitter也是这样的,它们提供的主要功能是广播和围观。如果一个社交产品,能自己产生高质量的内容,它属于社区;如果不是,它属于私密社交,或者说是社交关系管理工具。
Facebook说自己的哲学是分享,是馈赠经济。那么关注用户,只是为了获取他所产生的内容,而不是为了维持某种关系。馈赠哲学,可以激励高质量内容的产生。同样的馈赠经济,我们在微信上也能看到影子。所以为什么说微信是颠覆性的,因为它是同时包含三种关系的杂合体,当然微信的主体仍然是私密社交。